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荣获 “2011-2014年度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

发布时间:2017-05-12

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荣获

“2011-2014年度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

 

    2016年初,全国律协开展了 “2011-2014年度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优秀律师评选活动”。经过律所自行申报、市律协初评推荐、省律协实地抽查考核,首先产生“2011-2014年度河北省优秀律师事务所”。在此基础上,省司法厅、省律协、省公安厅、省检察院、省法院、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组建双优评选委员会,对参评律师事务所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打分、排序并向社会公示。最终,全省产生了四个“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我市达公所以全省排名第三的成绩获此殊荣。

    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创办于1992年,原为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院办所,现为合伙制律师事务所。办公面积1300余平方米,具有先进的办公设施,拥有一支老、中、青搭配合理、专业齐全、人才精干的律师队伍。现有执业律师58名,律师助理12名,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法学、经济学硕士9名,经济学、法学博士6名,法学经济学教授、副教授10名,工程师2名。业务范围涉及八类二十个专业,尤其在刑事辩护、金融、保险、房地产、产权重组、知识产权等专业性很强的业务领域见长。成立至今,达公所先后多次被省、市司法行政部门及律师协会评为“优秀律师事务所”、“AAA”级信用律师事务所、河北省级示范所。达公所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取决于他们科学的管理模式、超前的经营理念和过硬的业务素质。

    一、加强党建工作,端正执业理念,为法律服务提供政治保障

    2006年,达公所响应司法局党组的号召,以党建促所建,率先成立了律师所党支部。他们建立了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积极组织全所人员开展政治学习,定期组织广大律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把律师工作与国家的改革开放事业和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联系起来。目前,达公所有党员律师11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确保了党的路线在律师事务所中得到贯彻落实。

    二、强化业务素质,拓展业务领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以业务培训为基石,培养业务过硬的律师队伍

    除了积极参加省市司法局和律师协会组织的业务培训外,达公所还建立了业务学习和培训制度,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理论文章,讨论疑难案件,交流办案心得。同时,达公所还经常请来国内外知名学者、教授和专业人士,独立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各类讲座。

    (二)着力打造前沿领域专业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一是开拓创新谋求发展。达公所一直秉持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经过对保定法律服务市场进行分析,决定除做好传统的刑事辩护、民事诉讼法律事务外,还着力进行新业务拓展。先后成立破产法律事务部、PPP项目法律事务部、投融资法律事务部及其他非诉法律事务部,积极开展相应非诉讼法律事务。近两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趋势下,达公所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政策和河北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实施意见》。他们在司法局和市律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与形成战略合作联盟的全国各省市50多家律师事务所整合各种资源,成功举办、协办、参办了20多次中国企业资本对接会,参会企业达到了400多家,融资知识受众达到了800多人次。新三板、PPP和资本市场及法律风险防控基本知识在保定企业界得到了有效普及,有效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达公所在发展大局中抢占了先机,受益颇多。

    二是抢抓机遇硕果累累。达公所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影响力。2009年达公所承办的某个贷款项目被中国东方资产公司评为“全国十大优秀案例”;达公所自2009年起担任保定天翔毛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田野汽车集团油泵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破产事务的管理人;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专项业务服务中,达公所先后参与了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高碑店市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标准化厂房PPP项目、保定市西湖体育中心项目、白洋淀科技城核心示范区项目、望都县光伏农业示范园区项目等项目服务;自2013年以来,达公所投融资法律事务部成功辅导保定东安长发铝业有限公司、(倍他暖)高碑店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托管中心的Q板挂牌;目天津前达公所正在辅导惠利科技有限公司、保定市味丰食品有限公司等五家企业新三板上板,并为全国重点项目定州农业发展基金设立项目提供可行性思路和法律意见建议,受到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实现科学管理,完善各项机制,促进律师所规范化建设

   (一)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和竞争力

    多年来,达公所坚持定期召开合伙人会议,重大事项提交合伙人会议讨论决定,使事务所的民主、科学决策机制有了保证。在事务所日常管理方面,达公所经历了合伙人分工负责制、主任负责制和执行主任负责制的探索过程,逐步提高事务所日常运作管理的效率,增强事务所的竞争力。

   (二)完善业务管理和质量控制,增强生命力

    达公所委托软件公司开发了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软件,搭建事务所管理平台,建立了包括业务流程管理、风险告知、利益冲突回避、委托合同管理、法律文书质量把关等在内的各项制度。同时达公所还不定期进行客户回访,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完善的业务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使达公所稳步发展,不断壮大,在众多律师所中脱颖而出。

   四、勇担社会责任,彰显律师价值,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无私奉献

   (一)全力维稳,无偿服务

   保定市作为首都南大门,维稳工作向来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家位于保定的省、市级优秀律师事务所,达公所承担了更多的化解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如:2009年4月开始,达公所协助政府解决保定市依棉集团上千职工徒步进京集体上访重大事件;2009年9月27日,达公律师前往容城县,协助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该县李郎村农民群众涉访安抚工作;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达公律师所向市委、市政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意见;2011年10月7日,天津滨保高速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处理,国务院成立调查组,达公所律师被指派为保定籍35名死亡大学生提供法律服务并协助政府做好善后工作;2012年5月25日,曲阳县发生群体“5·25食物中毒”事件,达公所律师主动担任处理赔偿事宜的法律事务小组长,事件得到圆满解决;自2010年5月起至今,达公所3名律师担任保定市医患纠纷调解中心法律顾问,义务参与调解医患纠纷177件。

   (二)普法宣传,送法上门

达公律师所除每年自己在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地方组织大型法律咨询外,还受邀保定广播电台交通频道的《法律热线》直播节目,现场为听众朋友普及法律、排忧解难;在保定电视台《警方报道》栏目、《保定晚报》、《燕赵都市报》、《莲池周刊》等媒体也活动着达公律师的身影。

   (三)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从2009年起,达公所设立了“爱心援助基金”并与受助者签订协议,资助阜平县城厢村四名贫困孩子,一直资助到孩子结束义务教育;2011年,达公所出资两万元,与保定市司法局共同举办了“达公·和谐杯”人民调解员有奖知识竞赛,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12年为“7.21”特大水灾爱心捐款数千元;2015年,达公律师所出资举办“公益零钱盒”活动,在保定市公交车站设立了数百个公益零钱盒,为解决乘客未带零钱乘车的急需、呼唤爱心传递积极行动,引起了重大的社会反响。

    全市律师事务所要向河北达公律师事务所学习,学习他们认真履职,自觉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使命的政治责任感;学习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学习他们执业为民,努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高尚情怀。全市律师所和律师要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方位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的实践中,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切实肩负起当代律师的神圣职责和使命,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砥砺前行,努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